查看原文
其他

啥叫“问题意识”?这篇文章给你说个明白

爬树鱼 量化研究方法 2019-06-15


啥叫问题意识?这个问题是个问题!



不少博士生都表示,写了论文,经常被导师骂“没有问题意识”。


可是,被骂的同学还很委屈:老师,你倒是告诉我啥叫问题意识啊?难道不是说,研究一个问题,就是有问题意识了?——还真不是!



说到“问题意识”,首先给大家讲个笑话。


某帖子请求博士们“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博士论文”。结果,多数概括出来的结果听起来都像是智障。比如,“让熊孩子的父母跟不熊的孩子的父母交朋友,可以有效防止熊孩子更熊”。又如,“研究某动物的捕食习惯表明,它们想抓什么猎物,完全看心情”。再如,“某某药物对心肌梗塞有用吗?研究结果表明,没用。”



不过,先别忙着嘲笑这些问题,在生活中,你完全可以尝试着去抓一只博士生,请他来给你概括下自己的博士论文。


然后,你很可能得到这样一句话:“我要研究海洋石油污染的法律问题。”“我要研究国际法院的证据规则。”即,你根本没法从他们口中得到“一句话概括”,只能知道他要研究的“是什么问题”,而非“是咋回事”。



——看到了吗?这里的差别,正是本帖子要讨论的中心内容:论文的“问题意识”。


对这个词,有的人可能有点儿误解,认为所谓的“问题意识”就是指“我要研究什么问题”,例如,“我要堆一个雪人”。


但是,真正的“问题意识”,却并不停留在“要研究啥”阶段,而是必须把这个”啥“细细的剖开来看,最终得出“它原来是咋回事”这样一个结论。



例如,“我要堆一个雪人”,这是“要做什么”,而“研究表明,雪人最多只能堆十米高,不然就会塌”则是研究走到最后的结果,也是整个堆雪人行为所体现的“问题意识”。


再举个例子,“海洋石油污染”是一个“问题”本身,也是研究的起点。而博士论文最终体现的“问题意识”,应该是“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石油污染难以根治,原因在于法律规避现象无法根治”。这就是“咋回事”,能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出来,论文也就有了“问题意识”。

 


那么,论文为什么要有问题意识?


简单地讲,有了问题意识的论文,就好比软体动物突然长出了脊梁、好比一堆山楂突然被串成了糖葫芦。


全篇布局谋篇也就自然而然地会脱离传统的教科书模式写法——“海洋石油污染的定义-特征-法律问题-各国立法-中国立法-优劣比较-立法建议”,而是会围绕着一个中心——“法律规避”开始设计三段式论证结构:“提出问题:海洋石油污染的全球规制困境综述;分析问题:法治困境原因探析(根本原因在于法律规避);解决问题:国家间条约谈判和国内法的责任强化”。大家说,哪种论证结构看上去赏心悦目?


需要说明的是,问题意识当然只能产生在研究的终点,但并非所有的研究都会最终生成这样一个一句话的结论。如果你真的发现,自己研究的起点是“提出了一个可供研究的对象”,但研究的终点却变成了对这个对象方方面面的介绍,那么,这篇论文就是一篇完全没有问题意识的“说明文”,俗称“写散了”。


如果此种情形一旦发生,一定、一定不要急着去动笔,宁可像老和尚打坐那样琢磨上几天几夜,千万要提出“一根线”、达成唯一的一个结论后再动笔。与这“一根线”不相关的内容该删的删,该扔的扔。不然,整篇十万字的博士论文搞不好都要重新搭架构,真的会累死人哒!


ps:本文中的海洋石油污染问题为笔者杜撰,同学们千万不要沿着这个思路去写。



图文 |  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

编辑 | 鸭血粉丝多多蒜



今日推荐公号

质化研究

这是唯一的质化研究方法主题微信平台

是社会科学研究者提高学术素养必不可少的学习社区

八零后的中国女人如何缓解“产后抑郁”?

“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”之生命叙事

扫码关注可获取更多质化文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